天眼查顯示,7月22日,上海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正式成立,出資額合計890.03億元,計劃分別投向集成電路、生物醫藥和人工智能三大產業。
上海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的合伙人,出現了海通證券、國泰君安的身影。7月初,這兩家上市券商公告,擬分別通過全資子公司參與設立上海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。
上海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成立
此次成立的上海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,分別為上海國投先導集成電路私募投資基金合伙企業(有限合伙)(以下簡稱集成電路母基金)、上海國投先導生物醫藥私募投資基金合伙企業(有限合伙)(以下簡稱生物醫藥母基金)、上海國投先導人工智能私募投資基金合伙企業(有限合伙)(以下簡稱人工智能母基金)。
具體來看,集成電路母基金的出資額為450.01億元,將重點投向集成電路設計、制造和封測、裝備材料和零部件等集成電路相關領域。

生物醫藥母基金的出資額為215.01億元,將重點投向創新藥物及高端制劑、高端醫療器械、生物技術、高端制藥裝備等生物醫藥相關領域。

人工智能母基金的出資額為225.01億元,將重點投向智能芯片、智能軟件、自動駕駛、智能機器人等人工智能相關領域。

天眼查顯示,上海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的執行事務合伙人,均為上海國投先導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。
股權穿透可見,上海國投先導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上海國有資本投資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上海國投)的全資子公司,實控人為上海市國資委。

7月初,上海國投董事長袁國華稱,國有資本投資平臺要充當好長期資本,發揮國有資本的功能性作用。堅持投早、投小、投硬科技,圍繞科技成果轉化的難點、痛點、堵點,對早期人工智能企業形成長周期的支持模式。
在業內人士看來,新興產業的投資周期長、見效較慢且存在較大的失敗風險。國資下場參與投資新興產業,可以用資本換時間縮短產業發展周期。
兩家上市券商參與
股權穿透可見,上海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的合伙人,以上海市級和區級投資平臺,以及上海本地國企、券商為主。
其中,海通證券、國泰君安分別以全資子公司海通創新證券投資有限公司、國泰君安證裕投資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證裕投資公司)參與設立上海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,引發資本市場關注。


以證裕投資為例,其擬合計出資不超過10億元,參與投資設立上海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,具體是對集成電路母基金出資不超過5億元、生物醫藥母基金出資不超過2.5億元、人工智能母基金出資不超過2.5億元。
7月5日,國泰君安公告稱,公司此舉是在戰略層面助力上海市三大先導產業創新發展,培育新質生產力,加大“投早投小”力度,支持原始創新和成果轉化,推動產業并購整合。
在協同層面,上海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規模龐大、項目數量眾多。國泰君安認為,這可為公司發揮綜合金融服務優勢提供抓手。在上海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的后續項目中,可以預見存在大量的投行、財富管理、資管、財務顧問等協同業務的機會。
國泰君安公告稱,公司通過上海三大先導產業母基金,能夠以企業為點、基金為線、區域為面,助力自身打造全面領先、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投資銀行。
(文章來源:中國基金報)